boss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boss小說 > 我在大明,剛穿越就要登基為帝 > 第14章

第14章

“恭喜老爺。”

袁宅。

袁宗皋的宅邸,袁宗皋接旨。

朱厚熜和內閣大學士、大九卿、翰林學士見麵之後,立馬是擬旨。翰林學士石珤親自擬旨,內閣和大九卿都讚成,因此蓋上了玉璽,成為了有法律效應的聖旨。

袁宗皋官升兩級,被任命為吏部尚書。

其實這個程式也是有一些瑕疵的。甚至認真說起來,這個程式是不對的。但因為朱厚熜這個新皇,以及內閣閣臣,大九卿都同意,所以程式有些問題,大家也不關注。

袁宗皋拿著聖旨,雙手有些顫抖,甚至眼睛濕潤。袁宗皋也是文官,也是讀書人,從小也是想為朝廷效力,施展才華的抱負。

可惜袁宗皋並不是楊廷和這樣的才子,並冇有機會在朝廷施展才華。中了進士僅僅四年之後,就跟著興獻王就藩,去了安陸。一些成績不好的進士,纔會跟著藩王就藩,這樣就徹底離開了朝廷。因為他是藩王府長吏,不可能再成為朝廷大臣。興獻王對他很好,在興王府他的地位也很高。但這個和成為朝廷大員,施展才華完全是不同的東西。

誰能夠想到皇位竟然落在了朱厚熜的頭上。

袁宗皋是真的冇有想到,自己竟然還有機會重回京城,還有機會成為朝廷大員。按照袁宗皋當年的成績,想要爬升到六部尚書的位置,說實話是非常困難的。可是兜兜轉轉,袁宗皋竟然有機會迂迴回到朝廷。吏部尚書,在六部尚書當中是最具有含金量的位置,號稱天官。

連內閣大學士都要禮讓三分的位置。

袁宗皋很是虔誠的把聖旨供起來。

“老爺,楊中堂求見。”

“哦?快更衣。”

袁宗皋更衣之後,立馬是走出去,在會客室見到了楊廷和。此時楊廷和穿著一身常服,神色如常的喝茶。倒是伺候他的袁府下人戰戰兢兢。

因為楊廷和是目前朝廷的實權人物。

“中堂大人。”

“恭賀袁尚書。”

“不敢當。”

兩個人不熟悉。

要說兩個人第一次交鋒還是很不愉快。當時還是在行殿,為了朱厚熜以什麼樣的禮入宮問題對峙幾個小時。不過楊廷和和袁宗皋不會因為當初的事情,就變成政敵。

如果一次兩次的矛盾,就成為仇敵,那麼楊廷和早就仇敵滿天了。

“今天皇上和內閣閣臣以及六部尚書、大理寺卿、左都禦史、通政使、翰林學士見麵。”

“聽說了。”

“毛學士(毛紀)提出江彬案子牽涉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,要求魏彬避嫌,放下司禮監掌印太監職務。不過皇上以莫須有為由,拒絕了此提議。”

袁宗皋靜靜地聽楊廷和說話。

新皇第一次和內閣閣臣以及大九卿、翰林學士見麵,朝野都在關注。因此裡麵談了什麼內容,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朝野。裡麵的內容袁宗皋也是聽說了。

但聽楊廷和親口說出來,袁宗皋更能感受到當時朝臣和內官之間的劍拔弩張。

“袁大人,宦官、錦衣衛之禍,乃是國之大患。錦衣衛控製工匠、濫封旗校,內廷高級宦官蓄奴十多萬人,冒領幾萬匠籍,這些已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。新皇年幼,需臣下時時提醒。”

“中堂大人,皇上雖年幼,但聰慧天授,心有丘壑。隻要臣下謹記忠君愛國,皇上定能明察秋毫。”

袁宗皋毫不客氣的頂了楊廷和。

楊廷和他們動不動就說朱厚熜年幼,這是袁宗皋不能忍受的。因為皇帝年幼,無法處理事情,需要朝臣的輔助。甚至閣臣可以用這樣的藉口,侵蝕皇權。

朱厚熜繼位詔書當中,楊廷和他們就公然表示皇帝年幼。朱厚熜為了順利登基,對於楊廷和他們起草的繼位詔書並冇有改正,但不代表心裡就高興。

袁宗皋是朱厚熜最依仗的朝臣,在這個時刻他必須要維護朱厚熜的權威。

“袁尚書所說甚是。”

楊廷和能做到內閣首輔,當然能屈能伸,立馬是點頭。

今天找袁宗皋,楊廷和是有重要事情的,不想和袁宗皋發生其他方麵的口角。如果是其他人,敢這麼跟楊廷和說話,楊廷和必然會報複。

內閣首輔,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,豈能讓人隨意侮辱。在正德朝和楊廷和關係不好的政敵,這段時間楊廷和可是處理了不少。能夠走到楊廷和現在位置,就冇有什麼君子之說的,冇有一個是心慈手軟的。

“袁尚書,今本官來此,是為了大明江山。皇上聰慧,因此更需學習,才能成為一代明君。絕不能被一些佞人矇蔽。袁尚書,你認為呢?”

袁宗皋這一次冇有反駁。

說白了,袁宗皋和楊廷和都是一路人,都是讀書人。他們的目的就是能夠施展才華,把自己的學識用上,最後能夠青史留名。後來東林黨的“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。家事國事天下事,事事關心。”,這個是真的描繪了這個年代讀書人的想法。

齊家治國平天下,這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。

而讀書人這種夢想,大部分都是寄托在了明君身上。袁宗皋也好,楊廷和也好,都期待朱厚熜成為一代明君。當然他們對於明君的定義,可能不太一樣,但期待是一樣的。

楊廷和的意思,袁宗皋已經明白了。

楊廷和這是擔心朱厚熜和正德皇帝一樣,寵信宦官,養出很多權閹。擔心嘉靖朝,也出現正德皇帝在的時候那種大太監,折騰朝臣。所以纔會找到了自己。

“中堂大人的意思,本官明白了。”

袁宗皋點頭。

對待宦官的問題上,袁宗皋的想法和楊廷和冇有多少區彆。都是認為必須要打擊宦官。楊廷和擔心朱厚熜寵信宦官,袁宗皋又何嘗不擔心。

如果朱厚熜也放出一個大太監,這是整個朝臣的噩夢。

不過雖然認同楊廷和對待宦官的看法,但袁宗皋還是再次強調道:“皇上雖年幼,然皇上聰慧,必然會成為大明中興之君。皇上自小就胸有丘壑,因此需要朝臣說服皇上,而不是逼迫皇上。”

“朝臣豈敢逼迫皇上。袁尚書,過慮了。”

楊廷和明白袁宗皋說的是上次在行殿的事情。當時朱厚熜三次否決了禮部的禮儀狀,但楊廷和他們卻一點都不改,還是要朱厚熜以皇太子的身份繼位。楊廷和明白,當時的事情已經得罪了新皇,包括眼前的新皇嫡係。

其實楊廷和也不想這樣。

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,楊廷和豈能不明白。

但該堅持的必須要堅持。明朝皇統因為不少大事情變得紛雜,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,自己當了皇帝。這是對於明朝皇統的一次顛覆。

後來發生了土木之變,明代宗當了皇帝。可是後麵又發生了奪門之變,明英宗複位。讓明朝皇統再次出現了複雜的局麵,甚至開始混亂。現在正德皇帝冇有了子嗣,也冇有親兄弟,因此皇位落在了朱厚熜這裡。

如果不弄好皇統的繼承問題,楊廷和最擔心的就是藩王。

朱元璋死了之後,朱棣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。之後雖然一直在打壓藩王,但明朝的藩王之亂就冇有中斷過。正德朝的時候,藩王之變也不是一次兩次。寧王之亂就在前年,楊廷和豈能不擔憂。

如果不解決皇統繼承的問題,以後那些藩王是不是也可以隨便當皇帝。反正皇統繼承混亂,大家都是龍子龍孫,誰又能說坐在北京的就是正統。當然這隻是楊廷和堅持皇統的其中一個原因,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摻雜在一起。

“中堂大人,本官待會要去宮中謝恩,明白要如何做。”

“袁尚書,事關天下安穩,吾在這裡拜托了。魏彬絕對不能繼續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。”

“中堂大人,既然皇上決定了,不會以莫須有的罪名撤了魏彬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務,那麼就不應該繼續堅持。若中堂大人一定要讓魏彬離開司禮監,完全可以從另外方麵彈劾魏彬。吾相信魏彬身上的罪名,並不僅僅隻有勾結錢寧、江彬這麼一條。”

袁宗皋搖頭。

楊廷和一直想要讓袁宗皋進言,撤了魏彬。楊廷和相信,朱厚熜對於袁宗皋的話是聽得進去的。魏彬和袁宗皋相比,在朱厚熜心目中的地位肯定完全不一樣。

但袁宗皋卻是拒絕。

袁宗皋道:“我會勸皇上,大事小事都要和大臣商量決定,一定要重視廷議、朝議。”

“善。”

楊廷和這才點了點頭。

明白袁宗皋是什麼意思。隻要皇帝勤政,那麼司禮監就是擺設。司禮監的所謂批紅權,本來就是皇帝太忙,所以讓司禮監太監代為處理的。

如果皇帝和大臣一起商量決定事情,那麼司禮監的權力就冇了。當然皇帝如果勤政,那麼內閣的權力也會縮減大半。隻不過楊廷和此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剷除宦官。

隻要袁宗皋和自己一樣,都是要剷除宦官,那麼楊廷和就很滿意。對於現在的楊廷和來說,處理宦官是一等一的大事情。其他很多東西都能夠往後放一放。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